本篇文章全文干货,可能会有点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申请英国学校时间轴
2. 如何选择学校?
3. 学校的选拔要求
4. 申请材料的准备和书写
5. offer啥时候来?
6. 后记:关于保研和出国迷茫期和选择
接下来直接切入正题:
1申请学校时间轴
2月-7月: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参加标准化考试。
主要是语言考试,包括托福(TOEFL)、雅思(IELTS)、GRE、GMAT。
可根据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要求决定考什么。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以重新报考刷分,标准化考试的时间可以持续到10月(少数商科专业要更早),但是最晚要在11月中上旬的时候完成考试,如果在第一波deadline之前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分数,即使你提交了网申,也可能在一开始就因为语言成绩被无情的刷掉了。
7-9月:准备申请材料。
包括:大学成绩单、申请文书(一篇个人简历,一篇个人陈述,两篇推荐信);在读证明(未毕业的学生;已毕业学生需要毕业证和学位证中英文证明)、银行存款证明、信用卡(VISA/ Master)、TOEFL和GRE/GMAT成绩单的扫描印件、护照首页扫描件、作品集(艺术类申请)、实习证明等等。
网申的时候需要的材料学校官网会给出list。
9-12月: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英国学校需要趁早,英国大学一般是在每年的 9 月和10 月陆续的开放申请,具体院校和专业可能有所差别,这个还要参照你想去的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时间为准。
关于截止日期也要看学校和专业视情况而定,只要学校还没有招满名额,就不会截止申请。
排名越好的英国大学比如G5竞争也就越激烈,相对截止也就更早。
所以说最好能在 9-11 月以前就作好申请准备,一旦开放网申,立刻行动。
2如何选校
学校排名?专业排名?学校师资?
嗯,貌似你考虑的一切都只是“学习”,可是,大学也不只是学习而已,一生中最宝贵的留学经历也绝不起于和终于大学的学习。
其实,选择大学也是在选择一种学习生活的方式,所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学校很重要。
选校前,不妨问下自己:
你更喜欢繁华热闹的都市还是安静惬意的海滨,你更想学习之余参加社团发展兴趣爱好还是只想一门心思潜心学习,这些都足以影响你的留学体验。
10月左右很多权威的大学排名都出来了,这样会有很多参考。
一般大家在选校的时候看得多的是全球综合排名,比较出名的排名比如QS、泰晤士报排名等等。
其他因素比如院系和专业排名,地理位置,消费水平,就业,中国学生比例,课程设置等也都是需要考虑的。
学长学姐永远是学弟妹们了解一所学校最好的窗口之一,你想去哪所大学就去主动联系那里的学长学姐,他们作为过来人对这个学校的认识会更有针对性和参考性,并且包括之后的学习,找工作,职业规划都可以向作为你自己做决定的参考。
此外,还可以打听到录取比例的问题。
预测一下自己的申请可能性,对自己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方便之后做出申请战略上的调整。
明确目标很重要。
申请过多的学校实际上是一种精力的负担,我认为与其申十几所学校广撒网,不如挑选自己真正喜欢并且适合的学校认真对待,提高录取概率,但是也不要太任性。
3
学校的选拔要求
分为3个部分:
在校的GPA(成绩)
每所英国大学对申请者都有一个本科学分绩点的要求,当然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同,甚至各专业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个需要自己查找相关院校官网。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成为G5“超级精英”大学。
GPA211、985 的前提下85+以上保险一点,双非89以上,当然对于提高所有学校的招生录取概率上来说,GPA都是越高越好。
语言成绩:
基本上英国的高校网站上写的最低要求是雅思6.5以上,英国G5精英大学要求更高普遍7.0以上,个别专业7.5以上。
具体以各校各专业要求为准。
很多名校录取雅思都在7.0以上,没听说有6.5的,所以大家还是尽量把分数提高到7.0以上比较稳妥。
有同学还会提交了GRE,但是这个是叫做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英国学校大部分的研究生不做此要求(如果有Decent的分数就一块儿提交了呗,反正没啥坏处~)个别的理工科或者数学相关的专业需要提交,商学院部分专业需要提交GMAT.
课外活动和奖项:
专业相关的比赛,科研经历,领导力活动等等,这部分是你自己的申请材料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你的申请材料更鲜活立体,体现你的性格,价值观,理想抱负。
但是,不要华丽堆积,选取有代表性的,突出你的核心亮点。
4申请材料
1. 毕业证书或在读证明及其翻译件
2. 学位证书及其翻译件
3. Transcript (成绩单)-中英文
4. IELTS report雅思成绩单
5. 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
6. CV(简历)
建议控制在一页纸足够了,写文书的过程不是荣誉的堆砌和自传生平的叙述,而是真诚地表述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个学校,你为什么合适彼此,将来的职业规划,真诚,用心的文字才能打动招生官。
了解你自己,了解你所申请的项目,彼此的契合比单纯的优秀更重要。
7. Reference Letter (推荐信)
英国的基本上是网申,推荐信也是电子的。
你在网申的时候提交老师的邮箱,学校会给老师发一封含有登陆系统链接的邮件,老师登陆进去把对你的推荐理由在线提交。
5等offer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过程有快有慢,快的一两个周,慢的两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你申请越早,结果一般出来的就越快。
一般情况下,一个半月如果学校还没有答复的话,你就可以联系学校,发邮件去了解一下进度。
另外,英国大学每年会发放一定数量的有条件录取,到第二年的3-4月份时,一些没有达到条件(比如雅思成绩或者学分绩点)的学生的offer会无效;或有的学生拿到了offer但是想去别的大学,就拒绝了该学校。
所以学校就会空出一点儿名额,那么学校会再发出很少量的offer。
接受Offer,之后会需要缴纳入学押金,也就是所谓的留位费,如果交了留位费最终却没去该学校入学,留位费是不退回的。
交过留位费,学校会发放I-20和签证材料。
6后记:关于保研, 出国我的选择
来自shelly学姐自述
首先,确定是否自己下定决心要出国。
因为如果是本科生申请国外的研究生或者博士,是在大三的时候。
往往大三的课业也是专业课大量出没的时候,也是处在保研或者就业或者出国的迷茫路口。
我当时也迷茫过,因为参考对象:往届的学长学姐,基本上都是保研,或者考研,很少有选择研究生出国的。
也有很多人劝我,先选择保研,如果申请到了国外研究生就过去读,然后放弃国内的研究生。
但是,一方面我不想浪费老师的研究生名额,让真正想读国内研究生的人去好好利用那个名额去学习,另一方面我不想给自己任何后路。
所以大胆做了一个非主流的做法:直接放弃国内保研名额,铁定心申请国外研究生。
虽然着有很大的风险,但是人往往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来更多的潜力。
准备出国是一个煎熬且漫长的过程。
敢于选择,敢于坚持,听从内心,打破常规,再加上强大的执行力,我相信你的申请季收获不仅仅是offer,还有更好的自己。
申请的过程是不断抽丝剥茧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你决心和智慧的的体现。
一旦决定了要申请出国读书,请全情投入!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后悔。
全力以赴,不留后路。
努力上名校只是第一步,在名校读书会更累,但是好大学带给你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你更高更广的平台。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