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室
哥廷根X-Lab项目
正文
2019年七月,七德学子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远赴德国哥廷根参加X-Lab暑期科学交流项目,通过科学实验,从而达到学习书本外的前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学习能力之目的。
课程简介
德国哥廷根大学X-Lab项目创立于2004年,位于德国中部小城市哥廷根。X-Lab项目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高中学生实验平台,学习科学前沿知识,熟悉大学教学与研究环境,使学生更加能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科学研究与学习做准备。
正文
刚刚结束长达12个小时的飞行,精疲力尽地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又要继续乘坐三小时的巴士才能到达宾馆,心里未免有些焦躁。但是,在领略了德国的田园风光后,心中的急躁立刻散去。金黄的田野,缓缓转动的风车,都拢在了一片夕照下,成为一片金黄,与身后的天空融为一片。金光漫过黑森林翠绿中的点点空隙,又如同点点星光。三小时的旅途不知不觉变为一瞬,到达哥廷根时已然已暮色四合,宁静的小城却无华灯初上,仅有西方的云下闪着淡淡的蓝光。
到达哥廷根的第二天,还未克服倒时差这一障碍的我们,睁开惺忪睡眼的我们无疑又要面对另一大艰巨的挑战:上课!哥廷根项目的课程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神经科学这四大类,分别位于X-Lab大楼不同的楼层,各个科目楼层的颜色也各有不同。另外,哥廷根项目教学为全英语教学,理解一些科目的专有名词,也成了我们需要克服的巨大挑战。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上课所学内容,我们在课后也会四处查找相关资料,也会询问任课老师相关领域的知识点。在哥廷根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面对了跨学科学习的困难。比如我在IB学习中只学习物理与化学内容,生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与我的IB学习不相干的领域。但是我并没有消极地面对此门课程,反而听的更加认真,仔细。因为在我看来跨学科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拓展思维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突破自我的机会。
在X-Lab,除了听教授的演讲,实验可谓是整个课程的重中之重。从物理的辐射实验,到化学的制阿司匹林,实验基本上占用了我们在X-Lab的大部分时间。实验通常是分成两人一组进行,通过实验步骤要求自行完成实验。听起来容易,实际操作时可是异常艰难。除了要面对大量的专有名词,还要解决实验器材不会使用,实验结果不准确,需整理的数据混乱等问题,实在是让我们忙的焦头烂额,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头栽进实验室做研究。但是,我们一个个都非常投入,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实验过程问题与同伴争论不休,也会遇到实验失败的窘境,但我们都没有放弃或沮丧,争取把实验做到最好。我们也在实验中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交流沟通的必要性。在X-Lab的这两个星期中,我们不断突破自我,从第一天的不安与焦虑,到最后一天实验时的得心应手,我们的确进步了很多很多。
课外活动
除了X-Lab中度过的忙碌学习时光,我们还领略过大都市汉诺威的繁华,小镇戈斯拉尔的悠久历史,当然,还有大学城哥廷根的科学气息。在我们德国的这几天中,我们完美错过了欧洲的高温,阴雨似乎没有间断过,大街小巷中的人们都身着秋装。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还是哥廷根森林的徒步旅行。也是一个阴雨天,我们走在湿滑的森林石路上,整整走了3个小时,才到了目的地古堡。精疲力竭的我们走到了古堡的瞭望台,眼前的美景铺散开来,整个哥廷根的美景就在我们的脚下,远方的群山拢在一片雨雾中,显得朦胧。只有寥寥几束夕照穿过云层,如金纱般铺散在雨雾中,染成了淡淡的金色。望着这般美景,疲劳与徒步导致的酸痛与疲劳顿时散去,我们也久久不忍离开。
除了所见美景,我们还品尝过德国的特色美食,牛排,香肠,奶酪,确实让我们大饱口福。在一天的实验后品尝这些美食,也能让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
学生反思
11B 林芯妍
“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我不仅善用了IB学生须具备的沟通技能来完成了以两人为单位的小组中的实验操作,还以一颗拥有开放性的心与项目团队中的小伙伴们积极交流,不仅对于上课所讲解的从未学过的有机化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对当地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说到有机化学,在理论讲解过程中,我成功变成了一个更博学的人,学习到了很多超前的知识;同时,这两天的实验可谓是头脑与身体并用的充满挑战性的一天,由于需要来回的添加试剂实验室并没有设置凳子,排布紧密的实验操作步骤也让人没有时间休息而是神情紧绷的一步一步向成功迈进着。这几天在德国的旅行中,我们全程没有家长和指导老师的督促,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的同时叶加强了生活中的平衡性:例如课程的设置本身就将学术上的平衡性发挥到了极致——涵盖了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知识;生理上,除去做实验室的来回走动,项目也设置了自由活动时间供我们进行对于这座小城的探访之旅,加上几个充实的guided tour,可谓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11B 冯令礽
“在近三天的活动中,我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虽然我并没有关于生物的任何知识,但还是成功的完成了实验。这是因为我认真学习老师所教内容并加以理解。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保持这一学习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我还使用了跨学科思维,将化学知识应用在生物实验中,使我更快,更好的完成了实验。课后我会再次查询生物相关资料,以便更好理解相关实验内容。”
12B 宛然
“这十几天的学习已经进入了尾声。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十几天,那就是:充实。每天白天我们都有一定的课程,X-Lab的四个代表不同学科的颜色我也一定会牢记在心中,课堂上基于老师对于理论的讲解之外,更多还是聚焦于实验上面。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接触了不同的从未见过的实验药品和器材,更加深入地领略了科学的魅力。唯一的遗憾是,因为课程内容和我所所选的IB科目不完全一致的原因,很多知识对于我来说都过于陌生,我应该更加踊跃地举手询问老师。除此之外,丰富的课余生活也让我神往,放学后的自由时间让我更加轻松自然地融入了这座城市: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让我更加透彻详细地认识到了哥廷根。不同于上海,这是是一个节奏相对比较慢的城市,这座城市甚至整个德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准时准点可以斜身让乘客上车的公交车;香气扑鼻的德国大香肠;市中心举行的毕业仪式;一望无垠的麦田;在麦田边上遇到的和蔼的叔叔和羞于和我合照的狗狗……除了自我的生活之外,我也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宋老师和顾老师对于我们的耐心和关心也令我感动。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成长,最后。愿自己和大家都有一个美妙的前程,后会有期。”
11A赵梓彤
“时长两周的哥廷根之行即将结束了,而降落在德国的那一天的情景还仿佛历历在目。在X-Lab,我学会了如何善待实验动物,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提取DNA,如何用植物油提取生物燃料,如何结合物理化三门学科知识来探究自然,见识到了各式仪器药品,也深刻体验到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不仅仅学到了丰厚的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学会了如何在欧洲国家独立生活,这些经历和回忆都是无可替代的。德国之行固然短暂,但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还会来造访,希望在那时我的收获和体验能够与这次一样丰富。再见,哥廷根!”
11D 于洪简
“Three days of chemistry supplied me a brand new dimension of lab experiments. We began with some small experiments of electrolysis, and afterwards 2 systematic experiments of citric acid and aspirin. I had got to know how to operate various kinds of equipment like stirrer and heater. It is also fulfilling to obtain the crystal of aspirin after complex processes. Yet the theory of analysis was still hard to understand, which set up barriers for complete comprehension.”
11F 潘伯毅
“作为一个没有选物理的生化学子,一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几乎跟听天书一样,好在我的同伴帮助我了解那些各种波和辐射的概念,但是我还是会在计算时遇到瓶颈,在询问老师和同学后我也逐渐学习到了解题方法。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去思考解题的方法,无论有没有接触过,尽量避免询问别人,来让我能更全方面并且批判性地思考问题。”
11A 何佳璐
“这是我们在德国的最后一个反思。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审视自己的机会,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这次德国之行,我不仅收获到在异国他乡的一份份真切的友情,也在老师的指导下接触了物理和生物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自己与陌生人交流的技巧,对学习科学更加有耐心。我发现,很多生物的知识和神经学的知识都是贯通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在进行巩固和练习。这次来德国的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阅历,也更加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我明白学习科学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耐心,同时还有专注度和持久力。这些,都是我一起没有意识到的。因此,这次活动对我来说,获益良多。”
结语
在德国的最后一天,天空仍然降下了雨雾。我们坐在巴士里,望着窗外,也回想着两个星期的X-lab生活。所有人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打成一片的场景,又想到还要过一个月才能再相见,不免心中有些沮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拓展了知识面,更加熟悉大学生活,也为IB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基础。X-lab课程的结束,是我们新的学习生涯的新起点,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生涯的新起点。相信在学习到这么多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前沿科学知识后,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科学地面对接下来的IB科学类课程。
文稿:11B冯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