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学生如何成就写作高分到写作高手的飞跃。
我先来定义一下高分跟高手的区别
如果你想拿到写作高分,你的努力方向通常非常明确具体。标准化考试的写作部分通常会有一个包含了很多项目的评分标准。我们来看托福写作的评分标准:
该怎么做,才能拿到满分,评分标准里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也就是说,拿到高分的学习路径是很清晰的,是有很多确定性的。
但成为一个写作高手的道路,并不清晰,且充满不确定性。
我的定义是这样的: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独特理念,施展自己写作之外的才华,最终创作出的作品能激发读者思考,并在人生中做出积极的改变。
比如刘慈欣就是这样一位写作高手。他有很多独特的想法(黑暗森林、猜疑链、降维打击),并用文字建立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大舞台,让这些独特的想法一个个登台,引发”台下“的读者阵阵尖叫。
刘慈欣用自己的作品赢得了忠实粉丝,而不只是订阅者。他通过作品赢得了粉丝的信任感和亲近感,让粉丝觉得自己交到了一个有智慧的朋友。
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呢?很难。并且,我之前也提到了,成为高手的道路并不清晰,且充满不确定性。
因此,我无法告诉你这条路是什么,我只能给你一个我特别认可的思路,你凭借这个思路就有可能找到属于你的”成为写作高手的道路“。
这个思路就是参加写作比赛,通过比赛来激发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
那么,写作比赛到底如何激发参赛者写出更好的作品?原因有二。
原因一
写作比赛的题目通常都很有深度
很能激发参赛者的深度思考
比如我们来看 Lloyd Davies Philosophy Prize ,牛津大学为高二学生设置的一个写作比赛。该比赛 2019 年的三道题如下:
1. Is anything special about the present moment?
2. Can one be mistaken about one's own state of mind?
3.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 wrongness of a person's action: the person's intentions or the action's effects?
相信你都不需要仔细审题,只要通读一遍这三题,你就知道这样的题目是多么能启发参赛者的思考。
我们(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通常是很琐碎的,很短期的,很肤浅的。没办法,柴米油盐酱醋茶,升学求职找对象,这些就是生活的日常。当然,我们偶尔也会抬头望向星空,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
而写作比赛的题目,通常就是主办方向我们发出的“仰望星空”的邀请。
想要成为一个写作高手,每年定期仰望几次星空,是很有必要的。
原因二
写作比赛是输出型比赛
输出的需求会刺激输入
以刚提到的牛津大学写作比赛为例,参赛者需要提交一篇约 2,500 字的作文。写出这样一篇 2,500 字的作文,参赛者通常至少得为此阅读 100 倍的高质量文本,也就是 25 万跟作文题有关的文字。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参加比赛不也就只让我孩子多读了 25 万字吗?才两本书的量。
先不说很多人一年根本读不完两本书,就算读得完,此两本书,非彼两本书。
这两本书的阅读量是配有输出任务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会有明确的目的,学到的也自然会更多。
除了能在阅读中学到更多,参赛者通过写作,还能进一步内化阅读过的内容。让阅读和写作,在自己的智力成长中互相促进。
其实,阅读和写作本来就该一起练,美国教育家就把提倡综合地训练阅读和写作能力,为此他们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名词,叫读写能力 (literacy) 。
许多家长的确崇尚让孩子多读书,但他们却忽略了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输入多了,输出能力就自动会变强。
这么做其实是懒政。这么看待写作能力的成长,也只是一厢情愿,英语里叫 wishful thinking 。
读书读多了只会直接提升阅读能力。读书读多了的确为成为写作高手这件事打好了基础,但想成为写作高手,还需要多练写作。
但会不会对我家孩子来说太难了?
这是家长们常有的一个担忧。其实大可不必。
参加写作比赛可选择的范围很广,各种难度,各种体裁都有。千万不要被我上面提到的牛津写作比赛给吓跑了。
如果你孩子是写作比赛新手,他完全可以(也应该)从低级别的比赛开始参加,这样得奖率会高很多。
有些家长容易轻视低级别比赛,认为参赛这样的比赛,就算拿奖了也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但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在一个人起步的阶段,白给的成功也是成功,而且是意义重大的成功。
我这么打个比方吧。你开了一家火锅店,第一批顾客基本都是你朋友,他们只是来捧一次场。那这样人为的”门庭若市“有价值吗?
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因为热闹的场面很可能就会吸引来很多路人顾客,并且你朋友捧你场时很可能会发朋友圈,这样又会为你的火锅店扩大知名度。
赢得一场白给的胜利,接下来就很可能会有神奇的事发生。
因此,让孩子在刚开始参加写作比赛时就拿一次小奖,是很有价值的。
我合作人 Coach K 在高中时拿过大名鼎鼎的丘成桐中学生物理金奖,但在拿丘奖之前,他也是从参加很多名气小的比赛起步的。
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蔑视一些名气小的写作比赛,也不要跟风去谈论某某比赛很水,某某比赛才有价值。
家长们不要因为某个家长在微信群里的一个结论(往往是武断的结论)就否定掉一项写作比赛。
最好的比赛永远是最适合你孩子的。什么叫适合?在能力要求上略高于你孩子现在能力水准的。因此,如果你孩子是写作比赛新手,那参加低级别比赛就是一个适合的选择。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参加写作比赛?
我建议家长们参考两个指标,一项是孩子的托福/雅思/PSAT写作分数,另一项是学校课内的写作成绩,当这两项同时都达到前 10% 的表现时,家长就应该及时鼓励孩子向写作比赛发起挑战。
在写作这件事上,该让孩子从高分进阶成高手时,家长就应该担起责任,鼓励孩子去迎接挑战。时机成熟了,该挑战就得挑战。
孩子有时可能会忽视这些时机。因此,家长必须帮忙,必须留心,让孩子知道这些时机的存在。
家长除了要及时提醒孩子参赛,也需要保持一份平常心和耐心。让你孩子成为写作高手这条路,你作为父母在金钱和时间上投入是需要很多年的,通常需要至少 3 年。
培养孩子参加写作比赛,家长们要有风投,做天使投资的觉悟,而不是带着做 pre-IPO 的私募基金式期待,开启陪伴孩子参加写作比赛的旅程。
培养孩子参加写作比赛,就像经营一家初创公司。初创公司的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 3 年吧,也就是说,这笔投入的退出期是很长的。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