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如果想在国际教育中取得属于自己的领地,通过各种项目培训,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必经之路。此外,在教学中,与外教的磋商和互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中教的劣势。
“中教和外教”一直是国际教育圈甚嚣尘上的讨论热题,讨论中既有两者的对立,也有两者的相互融合。
并且从中教的立场,为更多有志于国际教育的中国老师,提供可借鉴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使缓解中教在教学上的劣势;另一方面M老师还深入分析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体系,而对此的深刻分析,也揭示了中、外教对比中某些问题的根源。
中教和外教各自的优劣势
中文是中国学生的第一母语,英文是第二语言,这一现实情况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教育体系,使其相对来说以外教为主导,尤其是在英语写作或英美文学这些语言倾向性更强的学科。外教的优势体现为英文发音比较准确,英语表达比较流利,思维方式比较的西方地道,可以更好地展现英语背景下的语言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当中,外教更善于创造一个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相对来说,在一些虚构类的阅读教学以及英文口语的教学中,外教是更具优势的,专业的外教可以把文学解读地更立体,而且他们纯正的发音,非常利于学生模仿。反观中教,中教在系统地长期教学、语言能力训练方面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在学术能力技巧培养方面针对性更强。
中教也经历过相当长的英文学历和训练,这使得他们对中国学生学习第二外语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感同身受,所以也能制定出符合国内课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更加针对性地进行课下的互动和答疑辅导。这也决定了很多学校的语言考试类课程,多数由中教来执教。
除了课堂内容,家长方面对中外教的选择,则体现出了中外教在教学中的优劣是分阶段性的。在小学阶段,一些学生家长会明确表示,外教比中教更好,这是因为此时学生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较低,家长以培养语言的文化氛围为教育的诉求,而外教刚好能满足这一点。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学业压力、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其实中教能更好地知道学生面临的升学困难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较实际地克服这些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良莠不齐,是中外教共有的劣势。总体而言,外教师资的稳定性、本土化能力更弱一些,而中教的中式思维干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多一些。为了改善现有的教育体系弊端,在课程体系上做了一些改动,中教和外教在教学上的磋商和互动成为学校教学研讨中必不可少步骤。
比如戏剧课程,就充分利用外教的立体化理解,让外教负责英美文学文本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故事脉络、文本意义的解读,而中教老师更理解中国学生的心理,更适合负责剧本的改写,演员的选择和辅导,编排等,在互动之中充分发挥中外教各自的优势。
戏剧表演课程
可资借鉴的中教职业发展
M老师坦言,能有今天这样的教学能力,跟她接受的职业培训分不开。她参加了非常多的国际教师培训项目,包括英国TKT资格认证教师、美国大学委员会AP英语文学与写作教师研修项目、美国ETS英语教学教师研修项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教学教师进修项目等等。对于初入职场的一些英语老师,建议在饱览各类教学经典专著的基础之上,分阶段制定自己的培训、学习提升计划。
M老师在美国高中参加培训课程和文化交流
首先,可以准备教学从业资格证书;然后,国际学科或者国际学校英语授课的语言学老师可以通过托福、雅思等考试证明自己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TKT资格证书也是很好的选择,换一种语言环境和思维方式进行教学素养提升,而且难度也不大;后期,TESOL、CELTA、培训也可以逐渐考虑起来;还有,如果从事具体的学科教学,可以参加对应的学科教研、培训。
这些国际英语教学证书的培训和考试准备过程,从教学方面来说,能够帮助英文授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突破传统国内素质教育,提升教学方法。
从对整个国际教育系统的认知方面来说,这个过程可以使中教熟悉相关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教与学的背景知识及实践过程,提升老师的对国外课程体系的理解,为在职的英语教师奠定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拓展事业发展前景。可以说这些国际的培训项目,奠定了中教优质教学内容的基础。
课堂批阅
但是M老师特别强调了一点:脱离基层教学,任何培训都没有意义,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稳步提升。
中外教育体系的差异,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根源
国外长期、立体、多方面的写作培养
国外的英文写作课程从小学开始设置,一直延续到中学、大学,而且英文写作的课程与阅读也是不可分割的。以美国加州为例,一些小学特别重视写作和阅读,每天的作业都会安排在一个小时左右,甚至包括了阅读和读书笔记,而且安排的作业也会成为随后的课堂内容。国外英文写作课程在学习某一类型的写作时,会安排足够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打磨和完稿。而且写作的题材也涉及方方面面,从看图写话、回答问题,到故事创作、改写、戏剧,以及高年级的邮件、调查、报告、论文等等。相对来讲,这是一种长期的、立体的、多方面的写作培养。
作文诊断板
国外写作教育的整体水平比较高,这得益于他们的重视程度高,所以教育水平和效果就会好。不过也要考虑到这是国外学生的第一母语学习课程,所以他们的学生水平比较好。同样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欧洲一些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英语的国家,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也不一定会比中国的学生好很多,比如在词汇方面,这些学生不一定有中国学生好,不过他们还是有一些语言优势,就是在于他们的语系有相近的地方,这就导致英语思维的运用要优于中国学生。而且,国外的英文教育体系以写作目标为核心来选择教材。国外英文写作课程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教材。在美国,每个州的教材可能都不一样,英国的一些郡县的教材也不一样,但他们会有一些核心的目标设定在课程中,根据这个核心目标来选择教材。比如,在英国学校开设的戏剧创作课程,它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审美,或者创造美的能力。而美国学校的一些论文写作训练课程,主要是为了对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当目标定好了,在教材的选择上就有了参考。
姜静老师表示,相比较之下,国内的英文写作课程就会欠缺一些。
以考试为导向VS以“英语写作的巅峰”为导向?
不同于美国将写作课程一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教学,并且单独计算成绩,国内的英文写作课程只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部分,这在重视程度上就有了差异,进而也导致了国内英文写作课程的教授课时是不足的。这也导致了,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国内英文写作课程的功利性比较强,通常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在面对教学的对象——学生时,他们对英文写作课程的诉求也是不一致的。
mind map
学生在学习英文语言、写作时,都不可避免地要去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是一个量化标准,用来在求学时证明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学对英语语言、写作教育的要求就仅限于此。不过姜静老师也强调了,在教学中,国际中学的一些学生表达出了更高的诉求,他们不光在择校时更加青睐文学院以及英语语言、英语文学专业,甚至想要到达英语写作的巅峰,成为石黑一雄那样的以英文写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英文写作课workshop
这明显对国内的英文写作课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已经超出了基本的语言掌握能力,为了满足这样的学习诉求,便要极大地激发语言的感受能力。那么国际中学的高级写作课程中,便增加了很多“高级”课程,例如对英美文学作品原著赏析,以及创作型写作任务,这些课程会成为这类学生寻找自己英文写作亮点、开发创作潜能的机会。为了完成高质量的教学,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必然成为重中之重。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同国家、不同出版社的非常多版本的教材,但在教材的使用中,最困难的就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原版照搬。于是国际中学的英文教学组中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来汇编或选编教材。在选编时,一方面要顾及考试类的教辅,还要兼顾延续性的、延展性的写作。
中外不同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以英美文学课为例,当中国的国际学校要招聘英文文学课程的老师时,会采用两种方式:针对外教,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专门的、独立的英美课程,所以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会获得相关的学习经验,并且在职业中,会有相关的教学经验,所以外国的教育体系导致英美文学的外教与课程匹配度更高。再来对比中教,教授英文写作课程的中教一般都是从英语老师中进一步筛选出来的,比如在英文写作方面有经验的、或者有英美文学专业学习背景的英语老师,有可能成为教英文写作的中教。国内市场上很难找到专门教英文写作的中教,这一部分人群可能是比较少的,与课程的匹配程度不如外教高。与课程匹配程度的差异,会进一步导致中、外教在薪酬方面的差异,从而也导致了向外教倾斜的国际教育薪酬体系。M老师坦言,薪酬的差异其实是国际教育市场上,人力资源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原因在于中国教育制度下培养出的英文写作教师与英文教育制度下培养出的英文写作教师,在起点上就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中教如果想在国际教育中取得属于自己的领地,通过各种项目培训,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必经之路,此外,在教学中,与外教的磋商和互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中教的劣势。
但同时也要看到,中教的“劣势”不是长久性的,而是阶段性的,他们对中国学生的了解,使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有效。
不应忽略的是,以分数为导向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教育难题,但优质的教师可以将学习的目标设置得更远大一些,包括但不限于诺贝尔奖,他们的能力可以支撑更有“野心”的学生,相信这也是打破中、外教对比魔咒的根本之路。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