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随着国际教育越来越普及,家长们对国际教育的关注越来越“超前”,国际幼儿园成为择校家长们关注更多的点。那国际幼儿园到底有什么优势呢?如何选择国际幼儿园呢?这些困扰新手爸妈们的问题,在51上私立2019年夏季国际学校联展暨择校分享会上,几位参加“园长论坛”环节的嘉宾,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是家长选择国际幼儿园时首先会想到的问题,根据三位嘉宾给出的观点,小编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是双语的环境。幼儿园是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沉浸式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孩子在一个特别自然的环境里面切换语言的运用。国际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跟外教交流的时候可以自由切换语言选择用英文说话,和中国老师又选择母语。给孩子一个双语的环境,让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产生兴趣,然后在当众讲话的时候首先孩子想说敢说,然后慢慢到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会说,这个是很重要的。第二,除了语言方面的区别之外,更核心的区别在于到底是以谁为中心。如果把幼儿园的课堂模式分为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以权威主义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话,那国际或者双语幼儿园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孩子为中心,相应的就是环境布置、师幼互动、课程设置是不是能够从孩子为中心出发,是不是能够去鼓励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是不是师生比的配置能够保证去实现这种支持孩子个性化发展特点。第三是相应的课程设置,孩子学龄前阶段抓住语言发展以及他们大脑的最佳发展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英文环境和中文环境这样的双语环境下对于他们的语言发展的支持这是必然的。同时在国际幼儿园、双语幼儿园里面,对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提供一个更好的大脑发展的支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徐园长:君诚学校去年年底通过了IB候选校的验证认证,现在主要就是在探究IB的过程当中,主要探究式的主题活动,是激发孩子自主探究的一种精神和意识,再加一些素质教育,比如说像安全教育、健康教育融入到里面的一种整合教育。
IB是一个国际文凭教育,它的起源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大使,会到不同的国家去工作,那他的孩子就没有一个国际化的统一的学历和文凭。所以IPO创立了一个国际文凭教育,就是IB。你可以到各个国家去选择有IB资质的学校,经过培训的所有证书到了各个国家的IB学校都是认可的。IB课程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北京有很多的国际学校都采用的是IB的课程,IB需要IBO组织进行授权,先去申请叫候选校,然后候选校经过若干年的考核,最后升级为正式的学校。
彭园长:我们园做的是以高瞻和IPC课程为骨架,高瞻课程是骨骼,iPC课程是血肉,高瞻课程起源于1962年的美国,它的核心是鼓励孩子主动学习的理念,围绕这样一个理念,它一共细分出了九大领域,分别是学习方式、身体发展身体健康、语言、读写交流、科学艺术、数学、社会、学习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还有社会性和情感发展。那IPC课程是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英国,到现在它已经有30年的历史,适用于一百多个国家,在北京很多国际小学,特别是一些双语学校都在用这个课程体系。我们之所以会采用这两个课程模式,是他们背后的理论框架都有相通之处,就是都应合了刚才提到的以孩子为中心,强调对孩子的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支持,所以我们选择这两个体系,也是因为我们的核心理念和这两个体系不谋而合。
杨园长:我个人认为在判断课程体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评估体系,这个课程体系是不是有一套专业严谨科学的评估体系,能够使操作者也就是老师去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以及有意识地做出预判和支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艾毅是目前为止亚洲唯一一个获得多元智能认证的幼儿园,所有的艾毅幼儿园都是使用多元智能的理论作为支撑,多元智能是加拿大霍华德教授在给人大脑做手术的时候发现的,他发现人与生俱来都有8到9种智能,比如说英语、音乐智能,比如社会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等,在艾毅幼儿园,通过理论上的支持以及整个环境的创设到老师背后的支持,通过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我们希望艾毅的孩子可以达到一个全人教育的发展!(三位园长提到各自的课程体系说了很多的专业词汇,家长对这些专业词汇了解多少,或者说它背后代表着怎样深刻的教育理念?接下来,各位园长用更加生动的例子给家长做了解释。)
彭园长:我们园是主题生成式的课程,主题生成式课程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课程模式,它和大家听过的像ppl项目式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上个学期刚刚做过的一个在衣服这个大主题底下,又细分出一个鞋子的小主题。我们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什么?除了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表达的意思,还包括学习操作材料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努力倾听的能力。所以在鞋子这个小例子底下,老师先和孩子们探讨,你们知道哪些鞋子分类,提供一些真实的图片,也会提供一些实物。鞋子它可能会有哪些功能,在功能的探索里面又会探索鞋子会有发声的功能、鞋子会有防水的功能等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自己去做很多科学小实验,比如说会用不同的纸张或者塑料布把一些乐高小人包在材料中间让孩子用喷壶去射,射完了之后打开它看一看里面的小人湿了没有,由此会得出这样一种材料它是不是防水的。这个过程中孩子都是完全自己预测、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记录。可能在声音的这个环节孩子们会自己在鞋子上绑上各种各样的材料,由此孩子会说我喜欢这种声音,那又会延展到一起用这个声音来做一个音乐游戏。
然后再看鞋子它的组成它包括鞋面、鞋底,我们会给孩子提供不同的材料,比如说会有织布、海绵各种各样的纸张。孩子们在做完鞋面之后,有的孩子会想要更漂亮,我们会带着孩子做一个扎染,然后我们会探讨说那鞋底是什么样子,鞋底为什么会有花纹?我们成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极佳的一个探索与表达的机会,所以就鞋底为什么会有花纹这个主题我们又可能会延展出一些科学的小实验。在我刚才举的这几个例子里面,比如说鞋子的功能为什么它是防水的?比如说为什么鞋底会有花纹,比如说鞋面还可不可以更漂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几个特点,第一是我们都会先问问题,让孩子成为问题的中心,让孩子成为这个问题的思考者,然后我们会鼓励孩子自己去操作表达给出自己的一个猜测与预判。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过是材料的提供者以及引导者,我们希望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个是我们主动学习的含义。
杨园长:我们确实会有一些共通之处,刚才所提到的主题延展教学以及以学生为主导其实也是我们的一种模式。我举一个5月底的例子,中班本月的主题是关于建筑,那我们可能认为建筑都是上了大学以后搞建筑的才会研究这个主题,但是在我们的中班以及其他的小班也在研究这个主题,在切入这个主题点以后,因为我们校园的多元组成比较丰富,大概有20%左右是外籍家庭,他们会把本班或者是世界上非常知名的建筑跟小朋友分享,让他们先观察喜欢哪个建筑,每一个建筑你觉得它的特点是什么,然后从这切入建筑的特色以后,马上开始让小朋友研究“你认为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形状适合用于建筑的搭建”,老师就给孩子们不同的材料,比如说有圆形的东西、小支棍,让他们来自己研究用什么样的东西搭城的建筑会比较坚固。
艾毅双语幼儿园远洋校园园长杨慧明在论坛中发言。最后孩子们罗列几个不同形状,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当每个人选择完适宜做建筑的材料以后,他们再来做实验,每一个人给同样的时间来搭建房子,最后我们再看哪一个房子最坚固,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会让他们来做记录,自己记录一下选择的东西是否适合来搭建,最后小朋友发现原来看上去漂亮的形状并不一定能搭好房子!在这个环节完了以后,下一个环节就引入了中国的传统建筑,因为我们是双语幼儿园,我们是植根在中国的幼儿园,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以及建筑的特色。比如说看天坛看长城,来研究为什么在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古人可以用这样的传统方式搭建成长城、建成天坛,接下来他们还会看世界上其他的建筑,在下一个环节就开始头脑风暴了,老师会带领他们研究如果未来你长大了,你想盖什么样的建筑?有特别喜欢小宠物的小朋友,就说我希望搭一个建筑人和动物可以一起生活。有的小朋友说我的奶奶身体不好,他要坐轮椅,我想做一个建筑,它可以直接从门口上到最高层,小朋友就开始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了。在头脑风暴之后,孩子们又会回到现实中来,看一下现在世界各地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代表了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国家,比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老师会带着他们来尝试用现有的材料、废旧的材料搭建这些知名的建筑。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以及引领当中,老师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在老师课程的预设范围内给孩子这样自主生成课程的自由是我们的一个特色。
徐园长:幼儿园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本着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需求,老师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持。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上周的一个活动是小班有一个帐篷日,老师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有小朋友可以把帐篷带到幼儿园来,你会邀请哪些小朋友和你为一组在你的帐篷里面去玩,还有就是你们要玩什么?通过孩子这种兴趣点,激发出孩子们在一起小讨论,在这个过程当中小朋友之间会有一些交流。在这个活动结束后,老师会带孩子们一起总结,总结今天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收获,教育背后的这些含义是老师要挖掘的。
观点:选择幼儿园是一个大课题,要关注几个因素:距离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学费标准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就是理念。看课程,看在幼儿园毕业后给孩子设计的出路,然后以及看您的孩子是否属于需要被特殊关注的,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偏敏感的个性。
观点:选择国际或者双语幼儿园会为孩子在思维方式上、个性养成上、习惯养成上、语言状态上以及和成人互动的方式,会更加自信,敢于表达,这些特质其实都和国际学校想要寻找的学生特质是相契合的!
观点一:学习在我们看来可能包括了五个维度,比如包括学习方式、品格养成、情感、技能和知识,这里面对于六岁之前的孩子来说,可能知识本身在优先序列里面排名相对靠后。观点二:一般幼儿园阶段还是注重一些生活技能上的培养,比如行为习惯、礼仪和安全意识等,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多元的材料的投放,让孩子在探索中去学习。
观点一:语言学习是越早越好,那双语的优势是什么呢?第一,是抓住了孩子语言学习的敏感期,第二,因为外教的介入带给孩子更多元的文化。观点二:孩子在跟外教接触的过程当中,以及在跟其他国家的小朋友接触过程当中,他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体系,这个是不用教他的,是自然习得的,在未来走入社会去了其他国家,在跟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是完全可以适应和接受的,这是双语校园带给孩子语言以及文化上的一种优势。
我们之所以采用双语模式很大的一个考虑,是希望孩子都能够成长为既根植中国文化,又具有全球视野的小小公民。
观点一:在选择学校的问题上不存在最好的标准,只有是否是适合孩子的学校。观点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才有可能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观点三:然后就是希望家长关注“关系”,这两个字就是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孩子和学校的关系,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小朋友和环境的关系。所以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就好,希望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择校顺利!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