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代表来访七德
导语
4月22日,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代表来访我校参观交流,这支队伍由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30名10年级学生和9名教师组成。
上午,访问团到达我校。在参观了学校环境之余,爱尔兰学生们还加入到课堂中,体验我校课堂的特色。他们通过课程体验,领略到IB教育的特色和国际教育的魅力。
在交流活动中,爱尔兰学生和七德学生都带来了具有各自文化特色的表演。我校合唱队作为东道主首先亮相,带来了一曲欢快活泼的《Season of Love》,立马就拉近了两国学生的距离。除此之外,我校民乐队也一展风采,分别带来了《花好月圆》和《多年以前》。一曲《花好月圆》是民族管弦乐,体现了儒家文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多年以前》作为传统爱尔兰民歌,改编成中国民乐后别有一番风味,赢得了爱尔兰伙伴的啧啧称赞。
七德学生展示完毕后,爱尔兰学生也带来了唱跳串烧,有灵动悠扬的短笛演奏,有欢快精湛的踢踏舞,还有和谐动人的小组唱表演,把丰富多彩的爱尔兰文化带进了七德。此后,爱尔兰学生积极参与了七德学生会准备的中华民俗体验活动,画出一面面中西合璧的折扇和脸谱作品,处处欢声笑语将两国学生的心灵距离拉得更近了。
七德学生感想
11F 韩小叙
这是我第一次接待外国的同学,所以我非常紧张。我也不是一个会主动交流的人,我担心我会和我的结对同学之间产生非常尴尬的气氛。但是我发现我的担忧都是多余的。我的结对同学Joe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我们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顺畅。他向我询问我们的学校情况,我也从他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爱尔兰的生活和学习现状。同时,他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觉得一切都非常新奇。希望这次的活动能给他留下深刻且快乐的回忆。
10C 王阅微
在接待来自爱尔兰的学生进课堂的时候,我是充满担忧的,我即将带他上两节地理课,这是门我自己都没有学好中文的课,更何况给我接待的小伙伴翻译两节课的内容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对我们所学的人文地理十分熟悉,在我稍微翻译了几个关键词后基本理解了课堂的意思,他还告诉我爱尔兰语中的一些有趣的词组用来表示几个地理特征。在课间,他教我用法语和爱尔兰语说了几句基本对话和音标,我教他用中文写他的名字,他学的很开心,又追问了我几个汉字的写法和读音,后来又聊到了中文中的一些谚语和爱尔兰语中的俚语。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对于语言文化学习的热爱让我们交谈甚欢。
10E 王子欣
初见时,她带着一双笑眼,伸手和我打招呼,卷卷的浅咖色长发披到腰间。我口语不好,特别紧张,她却像个小主人说不用担心。我们逛了校园:从一楼走到五楼参观VA教室,看墙画,又跑到了操场看学校的小菜园。我们从交换姓名聊到喜爱的运动,又聊到课程体系和去过的地方。她觉得上海的夏天和爱尔兰比起来真的热很多,并且中国的数学课实在太复杂了,我们的校园也很大等等。总之就是个超可爱的女孩子啦!
10C 顾皓翔
今天我见到了那个永远面带微笑的爱尔兰女孩,Serah。我们先来上了两节地理课,由于地理课是中文授课,我全程在给她翻译,她似懂非懂,但是一直对我点头微笑。在课程后半段,我们聊的十分开心,从学校课程聊到兴趣爱好, 从世界这头聊到世界那头,从天聊到海,从南聊到北。见面就这短短半天,她又回爱尔兰了,可是这一天却成了我一生中难忘的宝贵经历,期待下一次的遇见。
11A 董季芸
我本来担心会因为英语语言障碍而阻隔我们的交流,但是我们的热情与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向往促使我们之间很快就构建起了友谊的桥梁。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艺术交流汇演。两国的学生通过合唱,演奏,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彰显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与彼此的文化底蕴进行交融,随着音符的流动昂然生姿。
尾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儒家思想早在爱尔兰学生心中播种下了热爱中国文化的种子,国际交流更是架起了我们与世界青年间的桥梁。双方同学在此次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切磋技艺、陶冶情操、体验文化、拓宽视野。我们热忱期待与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的再次相会!
文稿:李稷卿
摄影:杨舒帆老师
Raybet比分 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