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校创办人、常务副理事长包文骏先生在接受凤凰卫视两岸三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名校和创新学校的访谈中提到:
如果家长学会去放手,和学校达成一致,和学校一起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但并不去过分设计孩子的人生和束缚孩子的发展,让他们自主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开拓眼界,反而会让孩子学会做决定,更独立地思考,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包校创立之初的想法,就是给中国的基础教育融入新的理念和模式。近期,我们走近了部分高中毕业生,在他们身上,我们见证了这一理念的落地。
2007年,在出差的航班上,Honey父亲偶然看到了包校的资料,受到 “全人教育”理念的感染,Honey的父母决定将她送入刚刚成立的包校开启她的求学之旅;
跟随访问学者的父亲在美国读过小学的Janney,在即将进入初中之际选择加入包校;
而2016年,Stella转入包校高中部,展开全新的高中生涯。
是什么让三组不同的家庭都选择了包校?小学、初中、高中,恰巧转入不同的学段,这几位学生最终都汇集在2019届的毕业班中,虽然在包校的时间不等,但她们身上又有怎样的共性呢?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几位毕业生的故事。
01
包校让我成长为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Honey
一年级加入包校的Honey,回忆这十二年,感慨自己
接触到了数不胜数的机会,了解到自己的爱好和长处,让我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顺利。包校提供给我的不只是在学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让我发展自己兴趣的机会。
Honey选修视觉艺术课程,曾一度考虑学习艺术专业。在IB阶段,包校开创性地开设了地理课程,Honey成为首届学习地理的学生。
选择IB地理是因为地理课所讨论的问题和涉及到的技能与我的兴趣有关,我很喜欢地理实践项目中,需要自己动手去测量、实验,也很喜欢IB地理课上讨论的综合性问题。我认为在IB选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确认自己对这门课的热情和喜爱。带着对课程的喜爱学习时,效率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Honey告诉我们,IB地理与其他课程体系的地理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IB的地理课更加注重考验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各个不同单元之间甚至是与其他科目的知识都有着很多的联系。这锻炼了我们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知道知识,更是真正学会应用知识。比如说在人文地理的权力、地区和关系网这个单元,我们能够在地理课堂上,综合接触经济、政治甚至是社会学的内容和概念。
地理课堂户外考察项目,也让Honey印象深刻。
在这场实地考察项目中,我们暂住在一个专业的学习中心,在4-5天的时间里对河流的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采集样本、测绘、分析、汇报。这不仅加深了我对课堂上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给未来申请地理专业,希望研究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埋下了种子。
在地理老师Peter Davidson眼中,Honey是位充满热情和爱心的学生。从九年级开始,Mr. Davidson就一直教授Honey地理课程。“Honey总是满怀热情,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研究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她也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希望今后能致力于解决这些环境问题。”
Honey是包校GIN(Global Issues Network)社团的成员。2017年和2018年,她分别参与了GINAsia和One City One Voice两场联合研讨会,与这一全球联合的社团组织,共同致力于了解全球发生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尽自己或团队的努力来做出改变。同时,Honey也连续三年志愿担任包校夏令营学生辅导老师,回馈母校,将自己的这份喜爱传递给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和有意入读包校的学生家庭。
Honey在夏令营中,辅导小营员们进行实验准备
Honey母亲告诉我们,她在孩子这十二年的成长中感受到了她的独立,也目睹了她不断把握新机遇,向着目标坚定前行的步伐。
Honey书法作品及歌舞演出照片
02
包校让我重新热爱学习,收获了学习方法—— Janney
来自医生世家的Janney,1-2年级时跟随访问学者的爸爸在美国生活,回国后 Janney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和压抑,原本一个开朗的女生,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家长看着日益厌学的Janney, 非常担心。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包校后,父母五年级把Janney转入包校,让她感觉 “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回忆在包校的点点滴滴时,Janney表示,
我最感谢包校的是,它给了我自信。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这份失而复得的自信, 给了Janney不断追求梦想, 挑战自己的勇气, 也是Janney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不断“生长”的根基。Janney选修了英语A(母语水平课程)标准水平课程,作为母语为中文的学生,她的选择很不一样 。在IB核心课程之一拓展性论文(EE)的选题上,多数学生会倾向于择己之长,但Janney想抓住机会尝试一下新挑战,写下了中文文学作品赏析"中西文化叠影下的爱情——初探《倾城之恋》的意象”。指导老师Stella Fu评价道:“Janney的这个选题是出于兴趣,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她的态度始终积极主动,而且效率很高,对概念和内容的把握很精准,表达凝练,从这些方面的确看得出她从医的潜质。”
在未来方向的选择上,从医多年的家人觉得医生这一职业挑战多而辛苦。但Janney觉得在探索的过程中印证了自己的兴趣。她在十一年级时,参加了芝加哥大学的夏校,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两种白血病药物的药效。平日里,她还志愿参与某帕金森病人的公益手机平台的工作,帮助管理病人的病历等。
Janney 认为,
高中和大学生活就是不断地体验和探索
包校包容的文化和IB丰富多彩的课程选择,给了她探索的自由。Janney回忆在包校度过的七年中学生涯,很是喜爱,觉得“环境单纯”,有时间、有氛围能让自己尽情地尝试喜欢的事情。刻橡皮章、钩针、织毛衣,排球、瑜伽,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从最初的开朗,到一度拘束、压抑,再到重拾自信与勇气,Janney用满满的正能量回馈她心爱的包校,志愿担任学生大使,希望与更多想要了解包校学习生活的家庭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传递包校自由、创新的氛围。
Janney(后排左三)与队员们共同收获女排联赛冠军
03
包校鼓励我创建独立思想,管控时间计划表—— Stella
“Mrs. McCombe,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这篇文章中持支持态度的是另一位人物。”
IB英语老师Melinda McCombe谈起前几周英语课堂上的Stella时,激动地说:“Stella很喜欢挑战权威,她不会纯粹地接受结论,而是很迫切地希望知道为什么。”
热爱科学,从10年级起,就一直跟随校内外老师、博士生等进行科学实验、独立撰写研究报告。无论是太湖的蓝藻问题,还是研究防水薄膜的电脑电路板应用、不同液体对表面波形的影像,参观药企勃林格殷格翰的生产线,都有Stella忙碌的身影、专注的眼神。2018年,Stella的电脑防水保护薄膜研究项目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Stella在实验室制备电路板防水薄膜
Stella告诉我们: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欲的表现,我对于周遭事物总充满了一种好奇和想要去了解的想法。开展科学研究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所以我参加了很多课外科研项目,去了解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
而化学老师Stephen Knox可能对Stella的科研探索精神,印象更深。Stephen老师告诉我们,几乎每一节化学课后,Stella都会留下来问问题。他还记得有一次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一道“不可能完成的题目”,其他学生都放弃了解答,只有Stella坚持探索,两周后,给出了答案。
Stella也坦诚地说,刚转学到包校时,有些不适应。但由于多出了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小班化、寄宿制的环境,学生和老师多了许多学习和辅导的时间。再加上丰富的课外活动课程(CCA),让自己可以尝试很多新的领域,比如话剧表演、辩论、创新社等,让她能够在一个轻松的课余环境中,顺利、迅速地过渡,同时发掘今后可能钻研的专业。
我觉得包校这四年教会了学生不要按部就班,鼓励自己独立思想的创建,管控自己的时间计划表,和充分适应突发的变化。
回忆在包校的学习和生活,创校生Honey和母亲感动于包校这十二年一直秉承着创校时的办学理念,发展“全人教育”,倡导“仁义平”的核心价值观。Honey、Janney和Stella三位女生,都在包校自由宽容的环境中,抵达了梦想的彼岸。正如Honey所说:“在包校的十二年中,我接触到了数不胜数的机会,了解到自己的爱好和长处,让我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加顺利。我并不能在现在就决定好我未来的具体职业或道路,但包校让我成为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人,我随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如何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Honey已收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有条件录取通知,计划入读心仪的地理专业;Janney将进入美国范德堡大学,攻读医学院预科项目;Stella也收到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抛出的橄榄枝,未来攻读环境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