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堪称我国影史上的科幻元年,一部特效惊人规模恢弘的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横空出世,以超过6亿美元的高票房领跑贺岁档。每一部伟岸巨制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无闻辛苦操劳的人,《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在见面会上请现场所有观众为字幕上7000个名字鼓掌,因为是他们用不间断的努力与付出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科幻奇迹。
我们要讲的故事,来自于七千多个名字中一位叫Phantom Spark的人,头衔为《流浪地球》的视效预览主管。也许你不敢相信,这个头衔属于一名26岁的重庆小伙石翔文。年纪轻轻就已经参与了《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疯狂的外星人》等多部电影的视效预览工作。与此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重庆枫叶国际学校的首届毕业生。
枫叶教育集团宣传部特对其进行了人物专访。我们为有如此优秀的枫叶学子感到自豪,而面对母校的采访,石翔文也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他回忆起那些年在枫叶读书的自己,将所经历的故事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矢志前行的逐梦人不畏艰险的奋斗历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流浪地球》里,为梦想熬过的日与夜 石翔文刚拿到《流浪地球》的剧本时,对科幻故事的热爱让他对此抱有极大的兴趣。而当读完整个剧本,触动心弦的情节设置已然让他湿润了眼眶。他拿着剧本坚定的跟总监说:“你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拿下来!” 他觉得这部电影将会是个奇迹,而他绝对不能错过。 项目被成功拿下,接下来将会是充满了挑战的历险。但既然决定了要做,他就要倾尽全力做到最好。石翔文是视效预览小组的部门主管,组内有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与同事们并肩奋战,投入巨大的精力,一共做了33场戏、近400个镜头。影片中运载车行驶在雪地上、行星发动机喷射出几千里的蓝色火焰等外景场景,都出自石翔文所在的视效预览小组。 当然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无数困难,石翔文说那段日子里最大的困难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完成并将导演的意图更好的表现在镜头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有从以往的制作经验以及不断地去观看并领悟国外知名电影的处理手法等,来总结出一套适合这个电影风格以及情节的镜头设计。 这个过程需要不停地研磨学习,石翔文已经记不清自己熬过了多少个夜晚,回忆起那段日子里付出的汗水,他感到十分的自豪和快乐。 他说是自己对科幻的“热爱”支撑着他走过《流浪地球》的日与夜,也是这份一往无前的梦想成就了今日的自己。
石翔文(右)与《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左)合影
枫叶教会我“将热爱的进行到底” 石翔文从初中开始一直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结下了与科幻的不解之缘。 那个神秘精彩,充满了无边想象的世界经常吸引着他去探索,引导着一颗年轻懵懂又热情澎湃的心筑起了梦想的高楼,从此在科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起初我是在公立学校里念书的。”他说起当年不禁感慨,“但是长久下来我觉得公立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太适合我,所以我想着不如换一种方式,说不定更好呢。”他在同父母讨论后决定就读枫叶国际学校,尝试枫叶“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自己。 而就是当年的这个决定,成功的为他日后实现梦想铺就了道路。 “枫叶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它教会了我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一定要做好。教会了我如何去追随自己的梦想。”提及此,石翔文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由衷感谢。 他说枫叶始终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与个性差异,认可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个性发展。这才是最适合他的教育途径。当年的少年对科幻世界有一腔热爱,对制作短片进行剪辑有着浓烈的兴趣,枫叶为其打开了通往梦想的机遇之门,教会了他“将热爱的进行到底”。 他想起那时候和同学们一起拍短片做剪辑的日子,一群人为了一部片子编写台词、不断地排练、baybet雷竞技
场地拍摄、做后期特效。前前后后忙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大家乐在其中,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他也想起自己的老师,对他非常宽容并且理解,鼓励他去完成自己热爱的东西。 “电影是我的一个梦想,不努力怎么知道实现不了?”带着自己挚爱的梦想,他凭借自己在枫叶里的所学所得以及自己较强的自学能力,报考了温哥华国际电影学院的电影特效专业。才有了后来的多部电影的制作成就。
志之所趋,不可阻挡
一位来自重庆枫叶国际学校的老师说石翔文是她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将近八年的时光没有磨灭掉这份深植于记忆的师生情,谈到当年那个学校里出了名的“电脑高手”时老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石翔文啊,我记得他走路慢慢悠悠的,而且走到哪都要抱着电脑,高中的时候就会用电脑做些设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是个天才。”
回忆浮现眼前,原来那些年的学业经历已经奠定了今日的成绩,原来八年里他一直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不曾偏离。
梦想是什么?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奔波的目的,一处精神可以依归的家园。我们活着,就是在不停的追逐梦想,不停地证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石翔文说这条道路有过迷雾和坎坷,但是自己除了硬着头皮走下去没有别的选择。说到此,这个大男孩的眼里亮起了一抹期待与跃跃欲试的兴奋,好像看到了这条不曾平坦的道路尽头,有他的梦想散发出来的光。“读书不是读死书,只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并明确你的奋斗的目标才能尽量少走弯路。”石翔文这样告诉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可以明确自己的梦想并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朝着实现它而努力!”
《大江大河》里有一句话,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
原来梦想的力量如此强大,像信念根植于骨血,纵使这条路荆棘遍布,也会让我背上行囊头也不回的走下去。
2018年10月份,石翔文在重庆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他说他想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带着这份热忱与信念,他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继续人生征程。“在将来我会继续这条追逐梦想的道路,为了我热爱的东西去努力并奋斗。”石翔文坚定的说。
正如他的老师曾教诲的那样:
“我希望我带过的学生,一要善良,悲天悯人。”
纯真温厚,与人为善。
“二要有所作为,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且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智慧。”
登高造极,慧达万物。
“三要有眼光、有胸怀、有责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